中科院新疆生地所联手科研机构及国际组织举办主题边会 共同启动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合体
会上,中科院新疆生地所联合国内外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共同启动“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合体”(以下简称BCAA)。BCAA将在《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相关议定书的指导下,汇集多国科学家的智慧,重点关注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现状、问题和挑战,就导致物种濒危的机制、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干旱区生物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关键问题开展联合研究。
“BCAA将打造成为各国政府、科学家以及地方社区在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领域开展项目合作、知识分享、能力建设等活动的国际化平台。”中科院新疆生地所所长张元明说。
张元明表示,未来,中科院新疆生地所将在夯实已有国际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和拓展面向中亚、非洲等地区“一带一路”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合作,讲好中国故事,将中国方案应用到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各个领域,促进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信息的共享和生物资源惠益分享,共建“干旱区生命共同体”。
据了解,干旱区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拥有丰富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且大部分干旱区位于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政策相对缺乏,特有的生物多样性未能得到足够重视,亟须加强国际合作,优先对全球干旱区进行保护。
为加强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近年来,中科院新疆生地所在生物多样性编目、红色名录编制、信息化管理以及保护区建设等方面作出了很多努力,为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同时,中科院新疆生地所联合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共同开展天山野果林种质资源保育合作研究、荒漠鸟类波斑鸨保护生物学研究、普氏野马及蒙古野驴等荒漠有蹄类动物多样性保育研究等,为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了突出贡献。
杨涛利